黃芩為常用大宗品種,銷量較大。以前靠野生資源供應,隨著野生資源漸少,家種生產發展壯大,并逐漸成為市場主要流通。黃芩產區較多,現比較集中的產區有: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河北、山東、東北等地。
2016 年,在中藥材市場低價位普遍反彈大背景影響下,黃芩產地購貨商增多,價格也穩步上漲,此次價漲,是建立在前期行情偏低背景下產生,且漲幅總體不大,因此,近期黃芩價格行情總體應以穩為主。
黃芩飲片、藥用、提取需求較廣泛,尤其是前幾年,因黃芩提取物銷暢,而鮮品提取含量較高。因此,前幾年山西、陜西、山東等地黃芩多以鮮品形式外銷,甘肅、河北等地多以飲片供應為主。
黃芩生長周期較長,一般在 2-3 年,因此,對于土地效益附加值較高的地區,黃芩種植并不劃算,這也決定了黃芩多生長在灌溉條件較差的地區,其生產成本也就相對較低。
價格分析
黃芩前幾年鮮貨一直暢銷價高,廠家直接駐產地收購,農民效益較高,因此,種植面積穩步增加。但近兩年,隨著提取廠收購量減少,大量的鮮黃芩轉化為干貨商品銷售,沖擊市場,也同時壓低了價格,致使近兩年黃芩價落低谷,產地生產也在穩步調減。市場可供貨源充足,近期貨源小批量走動良好,黃芩價格變化不大,商家關注度一般,黃芩價格現山西統貨售價13-14元之間。
后市分析
黃芩生長適應性較強,使得其雖然價位不高,但各產區減種幅度不大,而且在各地產業結構調整中,又占據相當比例,因此,黃芩生產面積仍處高位。幾年來,黃芩鮮品銷售不暢,致使干品量增,貨源積壓,庫存量總體仍大。
因此,此次黃芩銷暢價升,屬于低價位行情的補漲,大的上漲條件暫不具備,短期內行情以平穩運行為主,后市還需要通過時間等待,以實現供求關系的轉變。